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注教师队伍建设,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,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;报告在“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”部分,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推动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。为进一步强化部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和素养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并以“提升‘三力’,树立新形象”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,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在“三教”改革的深度融入,11月10日,国际教育及通识教育学院党支部在文体馆三楼会议室开展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建设专题讲座活动。活动由支部书记赵红梅主持,国际教育学院及通识教育学院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参加学习。
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、院长覃秀凤以“‘两双一结合’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与实践”为题,从《工程材料与热处理》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,围绕课程团队建设、课程总体设计、课程的教学实施、课程教学评价等内容,系统地阐述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思路及实施路径,并对现场教师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答疑。
赵红梅强调,教师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挖掘所授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,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,将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;进一步地总结凝练思政教学经验、注重课程思政建设素材积累,将“课程思政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,切实提升教师的影响力,树立良好新形象,凝心聚力,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。(图文:覃锴 校对:林瑞文 审核:赵红梅)